:::

網路資源

:::

校內資源

◆姚一葦老師學術網
姚一葦,(1922.0405-1997.0411)原名姚公偉,生長於江西鄱陽,祖籍南昌。一九三八年十六歲時入吉安中學,旋即連年遭遇戰亂,隨校遷陡,後考進廈門大學,廈大躲戰火而搬到長汀,先生仍需以校為家,一九四六年畢業後,一葦來台就職,奈何兩岸遽然隔絕,直到五十一年後,一九八九年,始得重返故鄉。

 一葦在臺灣銀行工作三十六年,不求升遷,但求溫飽,畢生以讀書為樂,創作、著述、教學為志業。先生堅信傳統人文精神和古典美學信仰,治學嚴謹,意境深遠,在劇作、美學、理論、批評、散文等領域成就斐然。先生從五十年代起參與《筆匯》、《文學評論》、《現代文學》等重要文學刊物編務,提攜後進,發掘有才之士不遺餘力,被文學界譽為「暗夜中的掌燈者」。

 在戲劇教育和劇運方面,一葦自三十五歲起先於藝專、政戰學校、中國文化學院藝研所和影劇系等校授課二十餘年,一九八二年,提前自台銀退休,全心全力投入國立藝術學院創校籌備志業,創辦戲劇學系,是首屆系主任兼教務長。先生獻身教育四十年,化育英才無數,尤其主持了五屆推動台灣劇場現代化的實驗劇展,栽培眾多創作與教育人才,廣受劇場人士尊崇為「一代導師」。


姚一葦、汪其楣、賴聲川戲劇創意典藏計畫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(前身為國立藝術學院)不僅是在戲劇教學上,致力於專業技術的培訓,更以開創當代臺灣劇場的新局為目標。數位典藏的三位創作者:姚一葦、汪其楣、賴聲川,他們在校園內學期製作的作品,一方面讓學生在教育劇場的環境中,有所學習和成長;另一方面在戲劇形式、風格的創新上,和外界臺灣劇場的脈動接軌。無論是姚一葦的劇本創作,經師生製作演出的《碾玉觀音》(1985)、《申生》(1991),取材自宋人的小說與史書,卻能在傳統與現代間取得巧妙的平衡,注入時代的新觀點,《重新開始》(1995)、《一口箱子》(2007) 藉由隱喻與象徵,一步步揭露內在對於人的定位的省思;汪其楣的《人間孤兒》(1987)、《大地之子》(1989) 表現出對臺灣斯土斯民的關懷與愛護,激發觀眾對居住所在的希望,《海山傳說.環》(1994)、《記得香港》(1997) 更將視野觸及到原住民的神話、香港百年殖民歷史、與香港面對九七大限的議題,是臺灣劇場界少見長闊的歷史書寫;賴聲川的《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(1984)、《過客》(1984)、《變奏巴哈》(1985)、《田園生活》(1986)所引領的「集體即興創作」方法,風靡八O年代整個臺灣劇場,影響至今仍未遞減,並於世紀之交創作出《如夢之夢》(2000) 史詩般的作品,為個人創作生涯做一個總和,再創嶄新的劇場形式。典藏他們的作品不單僅僅為過往的演出歷史留下紀錄,實乃為臺灣現代劇場發展的軌跡,寶藏住彌足珍貴的共同記憶。

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宣導網
透過保護智慧財產權宣導網達到:
(一)強化校園智慧財產權價值之宣導,並增進校園相關法律知識。
(二)推動校園合法使用教科書、影音媒體、電腦軟體、網路之管理規範。 (三)其他保護校園智慧財產權相關措施之規劃及推動。

 
cron web_use_log